【114.4.21】高雄廣播電台-公事好好說 :少子化衝擊下的政策與補助,可以讓民眾願生樂養?
主題:少子化衝擊下的政策與補助,可以讓民眾願生樂養?
◎播出時間:4月21日(一)17:30~18:30
●主持人:郭瑞坤(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來賓:
何秋菊(高雄市社會局專委)
邱俊憲(高雄市議員)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臺灣2024年的新生兒共有13萬4856人,是自1970年統計數據以來,出生人數最低的一次。截至2025年2月,總人口更是連續14個月負成長,顯示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
孩子是珍貴的禮物,為營造更友善的生育環境,從經濟產業、賦稅制度、教育發展及財政預算等層面,如何提出更完善的對策相互輔助與支持,來協助全民共同應對現階段少子化的困境與挑戰。
近年政府雖大手筆投入育兒補助,但「灑幣」政策真的能提升生育率嗎? 以托育津貼加碼為例,原本用意是減輕家長負擔,卻反而讓政府難以有效管控托育市場價格,也影響第一線教保人員的勞動品質。如落入惡性循環,不僅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甚至可能讓托育環境更趨不穩定。
相比之下,南韓政府與企業聯手推出全面的生育支持措施,如延長全薪育嬰假至1.5年、雙親得共同請領育嬰假、男性法定育嬰假也從10天增至20天、由政府補助中小企業員工的薪資成本等。政策與補助的雙管助益下,讓職場父母不必在「事業」與「家庭」間艱難抉擇。那麼,臺灣呢?除了補助金以外,還有哪些支持資源?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讓民眾願生樂養?
本集節目由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教授主持,邀請高雄市社會局專委何秋菊及高雄市議員邱俊憲,共同討論「少子化衝擊下的政策與補助,可以讓民眾願生樂養?」,歡迎市民朋友準時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