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班學位論文
年度 |
論 文 題 目 |
姓 名 |
指導教授 |
2024 | 政府青年諮詢組織評估指標體系建構 | 李昶志 | 彭渰雯 |
2023 | 以跨域治理及科技接受模式分析政府資訊應用系統 | 沈逸晴 | 郭瑞坤 |
2022 |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類型、組織管理及社區協力之分析:以高雄市為例 | 賴奕志 | 吳偉寧 |
2020 | 毒品戒治之跨域治理解析-以台灣基督教福音戒毒為例 | 林美專 | 汪明生 |
2020 | 以資訊整合理論衡量課程發展的價值認知結構 | 張志堅 | 汪明生 |
2020 | 從PAM與CDG檢視聯合國災害韌性指標之在地應用:以高雄市為例 | 陳玉慧 | 汪明生 |
2019 |
臺灣食品安全跨域治理分析--以2015.7至2018.6為範圍 |
李昕錞 |
汪明生 |
2019 |
資源依賴下非營利組織的生存策略與能力建構-以高雄市從事長期照顧之組織為例 |
姚昱伶 |
郭瑞坤 |
2018 |
花東發展條例下的台東永續發展治理預應 |
蘇秉玄 |
汪明生 |
2018 |
長期照顧人力需求之跨域治理解析—以高雄市照顧服務員為例 |
李金美 |
汪明生 |
2018 |
兩岸南南合作之跨域治理 |
孫榮平 |
汪明生 |
2018 |
醫療跨域治理中互動結構及個體權重之研究 -以醫病共享決策為例 |
黃建民 |
汪明生 |
2018 |
濕地環境之民眾親環境行為與地方依附之關聯研究 |
林宜甲 |
吳濟華 |
2018 |
環境治理之資訊不對稱及制度依賴相關性實證研究-社會實驗之應用 |
宋威穎 |
吳濟華 |
2017 |
警察人員執法裁量之跨域治理解析─以高雄市酒駕為例 |
張維真 |
汪明生 |
2017 |
社會交換與經濟交換的準理性:高雄作為兩岸合作試點城市的跨域治理研究 |
黃柏霖 |
汪明生 |
2017 |
城市環境治理制度依賴暨決策路徑相依之實證研究 |
鄭明輝 |
吳濟華 |
2016 |
交易成本觀點之地方建設跨部門治理研究:兼論跨域分析模型之決策 |
曾玉祥 |
汪明生 |
2016 |
高雄地區之貧窮循環與跨域治理:ACF、IAD及PAM觀點 |
高煜雄 |
汪明生 |
2016 |
兩岸產學研合作治理之準理性博奕測試 |
黃煒能 |
汪明生 |
2016 |
以計畫行為論與科技接受模式分別預測旅遊共乘意願與使用共乘網站意願 |
楊俊傑 |
林新沛 |
2016 |
從社會交會與社會網絡觀點探討農村社區產業居民參與行為模式 |
徐家楓 |
郭瑞坤 |
2015 |
台灣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兩岸合作策略之跨域分析 |
黃建龍 |
汪明生 |
2015 |
PAM中個體與群體之事實、價值與人際-以南臺灣民眾對「ECFA」之認知、態度與行為為例 |
王哲祥 |
汪明生 |
2015 |
社區參與災後重建推動模式之研究 |
張秦瑞 |
郭瑞坤 |
2014 |
知覺環境與高齡居民身體活動行為暨生活品質關聯模式研究 |
李素華 |
吳濟華 |
2014 |
應用城市生態土地績效評量模式之行為意向─TPB與TAM雙模式檢證 |
鄭志明 |
吳濟華 |
2014 |
非營利組織之文化資本內涵分析與組織永續之探討 |
梁立明 |
吳濟華 |
2013 |
臺灣南北差異下媒體內容與社會不信任之研究:從系統結構到認知功能 |
諸葛俊 |
汪明生 |
2013 |
制度與利害關人對企業環境友善行為之影響─以我國綠能法案為例 |
曾憲立 |
朱斌妤 |
2013 |
跨域治理中互動結構及個體權重之研究─以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之地區觀點為例 |
邱靖蓉 |
汪明生 |
2012 |
自環境管理(EM)與環境治理(IAD、PAM)至NEM─以國光石化為例 |
鍾國南 |
汪明生 |
2012 |
二個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之節能行為模式驗證 |
林師平 |
林新沛 |
2012 |
台灣南北差異下當事人觀點之公平衡量與跨域分析-旗津海岸公園與淡水漁人碼頭之比較 |
黃于恬 |
汪明生 |
2011 |
博奕治理之體制、認知與條件分析─以高雄地區之政策與管理為例 |
郭文俊 |
汪明生 |
2011 |
多元社會下賦稅改革公平與效率之認知與策略分析─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為例 |
吳坤平 |
汪明生 |
2011 |
影響農民投入有機農業行為意向之研究 |
吳明峰 |
林新沛 |
2010 |
政府資助中小企業創新政策績效架構研擬 |
李鳳梧 |
朱斌妤 |
2010 |
製造業動態聚集外部效果之實證─動態網絡DEA之應用 |
何柏正 |
吳濟華 |
2010 |
台灣社區居民集體行動社會影響模式之研究─以社區營造經驗為例 |
謝政勳 |
郭瑞坤 |
2010 |
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補助政策績效評估 |
黃仟文 |
朱斌妤 |
2010 |
工會倡議勞工董事制度之實證研究:以中華電信工會為例 |
張緒中 |
吳濟華 |
2009 |
創意城市支撐構面評價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 |
林兆群 |
郭瑞坤 |
2009 |
高雄縣市產業園區永續發展策略與決策之跨域分析-PAM架構觀點 |
胡以祥 |
汪明生 |
2009 |
影響民宿經營者及消費者接受綠色民宿概念之因素 |
王月鶯 |
林新沛 |
2009 |
以對計畫行為理論之配適度為效標之自我報告與他人報告環境行為效度比較 |
趙育隆 |
林新沛 |
2009 |
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衡量指標建構與國際化策略之研究 |
陳錦麗 |
吳濟華 |
2009 |
科學園區廠商驅動生態化發展之行為模式研究 |
歐陽宇 |
吳濟華 |
2009 |
台灣地方公共支出實證研究─中位投票者模型與政治景氣循環模型之應用 |
馮永猷 |
吳濟華 |
2008 |
離島小三通政策對金門地區經濟發展變遷之實證研究 |
王翔煒 |
吳濟華 |
2008 |
加工出口區制度變遷之研究─新制度觀點 |
李長安 |
吳濟華 |
2008 |
居民社區參與行為之影響模式研究 |
王春勝 |
郭瑞坤 |
2008 |
高雄港貨運量變遷之影響因素分析與發展策略探討 |
洪文賺 |
吳濟華 |
2008 |
Explor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rvice chains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services |
顏上晴 |
朱斌妤 |
2008 |
PAM之操作步驟與跨域分析~以非營利組織促進高雄區域發展與兩岸開放為例 |
劉麗娟 |
汪明生 |
2008 |
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改造之行為模式研究 |
郭彰仁 |
郭瑞坤 |
2008 |
台灣城鄉價值變遷及其對都市治理之意涵 |
葉晉嘉 |
吳濟華 |
2007 |
公共事務管理中之資訊與傳播-第三人效應之整合實驗 |
楊永和 |
汪明生 |
2007 |
多元社會下高雄市地區行銷屬性與問題之判斷研究-多屬性權重衡量模式應用與比較 |
戴雅明 |
汪明生 |
2007 |
國民中小學教師社會價值觀與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施行之認知判斷 |
王鳳蘭 |
汪明生 |
2007 |
臺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的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 |
陳建寧 |
汪明生 |
2007 |
大陸人士對台灣旅遊目的地形象路徑模式研究 |
邱鴻遠 |
郭瑞坤 |
2007 |
公務人員社會資本、戶外休閒與工作投入之研究 |
賴正能 |
郭瑞坤 |
2007 |
環保團體課責表現衡量架構之建立與實證研究 |
周佳蓉 |
林新沛 |
2006 |
群體共識判斷中社會影響網絡之研究--資訊整合理論之應用 |
陳碧珍 |
汪明生 |
2006 |
組織知識管理能力對決策績效影響之研究 |
吳岱儒 |
朱斌妤 |
2006 |
多元社會下政策績效之公平衡量:登革熱防治的資訊整合研究 |
陳正料 |
汪明生 |
2006 |
老人照護機構多元環境品質管理之政策研究 |
蔡淑鳳 |
吳濟華 |
2006 |
兩岸大學MPA課程結構比較分析 |
黃宗誠 |
汪明生 |
2005 |
企業經理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之行為模式研究 |
黃慶源 |
朱斌妤 |
2005 |
多元社會之衝突管理-判斷分析之觀點 |
林錦郎 |
汪明生 |
2005 |
科技研發專案的模糊網絡決策分析 |
黃啟誠 |
朱斌妤 |
2005 |
新環境規劃典範下規劃者認知與行為研究-以社會認知論與經驗性學習理論為研究途徑 |
柯志昌 |
吳濟華 |
2005 |
多元社會下地方公眾發展認知與共識策略之研究-以高雄都市行銷為例 |
馬群傑 |
汪明生 |
2004 |
綠色財政改革與管理之研究--高雄市為例 |
洪東煒 |
汪銘生 |
2004 |
社會判斷理論之集體決策程序對互動管理成果之驗證-兼論政策分析集體決策方法之比較 |
張 寧 |
汪明生 |
2004 |
影響環保團體成員三種環境行為意向之因素的比較 |
鄭時宜 |
林新沛 |
2004 |
科技產業聚集與創新關係之研究 |
陳協勝 |
吳濟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