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推動環保那麼難?

【公事所教師研究成果分享】

為甚麼推動環保那麼難?

林新沛

        我國開始推動環境教育的確切日期,無從稽考,但至少可從民國76年環保署成立起算。我國的《環境教育法》也於民國100年6月實施,規定「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每年應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從此,上至總統,下至學校裡的工友、教師和學生每年均須接受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但時至今日,人們不環保的行為仍隨處可見。例如,當教師的,會議用餐時不會自備餐具;當學生的,上課時冷氣拚命開。為甚麼推動環保那麼難?

        其中一個答案是我們太偏重宣導。政府機關與環保團體常有一個假設,以為人們之所以缺乏環保行動,是因為缺乏對環境問題的覺知(或稱「意識」、「覺識」)和適當的環境態度;而之所以覺知不足或態度不當,則是因為欠缺正確的環境知識。依此想法,透過宣導增進民眾的知識便可解決問題。但是從1970年代至今,學術研究一再顯示這假設過於簡單:宣導活動雖有其價值,但僅靠環境知識和態度的增進往往效果有限。例如,行為的方便性是影響態度會否落實到行為上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比態度還重要。許多人就是怕麻煩,尤其是怕清洗不便,而不願自備餐具。

https://rpb73.nsysu.edu.tw/static/file/234/1234/img/451076128.jpg          


        第二個答案是社會上不環保的人太多了。法律上、書本上、課堂上教導我們該如何做環保,這些都是「言教」或命令式的規範(或稱應然規範、強制性規範),是別人告訴我應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但是,言教不如身教,更重要的是別人實際上做了些甚麼,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實然規範(或稱描述性規範)。公園裡「禁示餵食禽鳥,違者受罰」的標語是應然規範。但實際上隨處可見遊人餵食鴿子,從未受罰,這是實然規範。結果就是有樣學樣,餵鳥不曾減少。

https://rpb73.nsysu.edu.tw/static/file/234/1234/img/548939048.jpg   https://rpb73.nsysu.edu.tw/static/file/234/1234/img/540935626.jpg 


                                                            
         第三個答案是我們都身陷資源困境之中。無論是可再生的資源(例如海中的魚、水庫裡的水)或不可再生的資源(例如化石燃料、鑛物),它們都可能由於人類的過度消耗而短缺,甚至用光。但是對每一個使用者而言,多取一點、多用一些總是對自己有利。雖然每個人都如此時,資源會更快用完,但那是未來的事,而且到時候後果會由全體市民、國民,甚至人類來承擔,或由政府出手解決。而個人自利獲得的享受,卻是即時和個人獨享的。所以在人性的驅使下,人們很難抵抗自利的誘惑。

     有關資源困境的探討,心理學家做過許多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本所林新沛教授的新作《社會心理學與環保》。該文章發表在華格那出版的《社會心理學(二版)》第13章,是國內首篇從心理學探討如何促進人們環保行動的教科書著作。

     不過,資源困境之所以存在,基本原因是資源有限或不足。但足或不足有時候是很主觀的。因此,釜底抽薪的方法是降低人們的物欲。心理學家Myers(2007)便指出,財富未必可以帶來快樂,我們必須跳脫物質主義才可真正提升生活品質。他並推薦能為人帶來長久快樂的四件事:(一)親密、支持性的人際關係;(二)信仰團體,(三)正向的人格特質,例如樂觀、自信;(四)醉心於一項活動,暫時忘卻自我和時間。而林新沛教授認為還可以加上第五項,就是知足常樂。如果人們都用以上的五項去尋求幸福,少追求物質,便可大大減少資源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