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過節無包裝,可能嗎?!

【公事所教師研究成果分享】

中秋烤肉過節無包裝,可能嗎?!

黃盈語、張瓊婷

您可曾注意到,每過一次節,會增加多少一次性包裝垃圾?!以九月份剛過的中秋節來說,從宅配到府的烤肉食材,到質感精緻的月餅禮盒,那一層層的包裝,是否已隨《給愛麗絲》而去?

根據去年(2021年)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人每天一般廢棄物產生量為1.175公斤。雖然廢棄物可能透過回收、再利用等方式,進行後端處理,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但終究仍非百分百,且需增加能耗。因此,若能從源頭減量,直接去掉一次性包裝,則可望更有效地減少浪費。

本所教師張瓊婷和研究助理黃盈語為探索廢棄物源頭減量之可能性,以「無包裝消費」作為研究主軸,分別透過實踐觀察,以及全台共計四場焦點團體訪談,邀集實踐者分享實踐經驗和阻礙。研究發現實踐者以計畫性消費應對實踐無包裝的不便利性,事前準備適合的容器、挑選購物時間和路線、積極與店家溝通等方法,成功以無包裝形式完成消費。

雖然消費者可透過隨身攜帶,或在交通工具上預備容器,甚或當下隨機應變,以因應非預期消費,但仍可能遇到千奇百怪的失敗原因。例如:難以抵抗來自零食的誘惑、需應對同住/行者對於實踐過程的不耐煩、在消費現場遇到不熟悉自備容器消費模式的店家、店家不熟悉食物袋(矽密袋)的操作方式等。此外,店家可能對於自家產品包裝有一定的堅持,因而拒絕或嘗試說服實踐者放棄以無包裝方式購買,例如:作者曾在購買泡芙時,因店家怕會擠壓變形導致內餡溢出,堅持以店內包裝販售。

https://rpb73.nsysu.edu.tw/static/file/234/1234/img/4093/634053644.jpg
      圖1、以無包裝形式前往菜市場採買生鮮蔬果類,使用工具包含:二手塑膠袋、矽密袋、鍋子、環保袋(資料來源:黃盈語攝)。

但對於實踐者而言,最難克服的,還是社會和市場慣例的約束限制。比如說:市面上流通的產品大多已經預先包裝,如果實踐者對於該項產品有一定需求時,將難以無包裝購入,例如:保健食品、泡麵…等。另外有些品項(化妝、洗沐產品)則受到法規限制,目前難以合法的方式,自備容器填充購入。最後,逢年過節,如中秋送禮、過年包紅包等社會風俗習慣,因重視禮品包裝質感和求「新」,在社會壓力和期許下,也使得實踐者較難以減用包裝。

對於有興趣加入實踐行列的消費者,工具方面,可謹記一原則「帶大的」,不論是使用容器或提袋類,可以帶容量大、口徑大的出門消費,容量大可以避免到現場消費時發現容量不足,口徑大則可以減少店家包裝的不便利性。此外,若須購買多樣品項,則可考慮便於攜帶、可層層收納的容器、食物袋,或再利用的塑膠袋。溝通方面,建議可先告知店家將以自備容器或其他方式(曾有受訪者表示購買點心時,請店家直接放在手帕上,馬上享用)購入,再告知品項,徵得店家同意後,給予店家充分的因應時間,不催促,使雙方皆能愉快地完成購物,培養下次再實踐的信心。

若消費者能實踐「提前回收」(precycling),於購物當下即思考如何避免帶垃圾回家,即可從源頭減少資源之消耗。

【本研究感謝科技部研究經費補助】

 更多教師研究成果分享https://pam.nsysu.edu.tw/p/403-1234-5066.php?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