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 論 文 題 目 | 姓名 | 指導教授 | 
| 2025 | 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成效探討:以賽夏族為例 | 風文賓 | 謝旭昇 | 
| 2025 | 稅務人員情緒勞務與職場退縮之研究─以心理資本為調節變項 | 郭欣怡 | 謝政勳 | 
| 2025 | 澎湖縣民眾對使用遠距醫療的行為意圖研究─以皮膚科遠距專科會診為例 | 呂政昕 | 吳偉寧 | 
| 2025 | 探討身心障礙公務人員之職場經驗:工作適應理論之觀點 | 林家慧 | 蔡錦昌 | 
| 2025 | 非營利組織推廣身心障礙者參與水域活動之行銷策略研究 | 陳昭惠 | 蔡錦昌 | 
| 2025 | 台灣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商業經營模式與挑戰:三個個案之比較研究 | 王郁淇 | 蔡錦昌 | 
| 2025 | 育嬰假、職家衝突與性別化照顧─以高雄市中小學之公務人員為例 | 陳婉華 | 彭渰雯 | 
| 2025 |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醫療級SEBS導管之願付價格 | 徐瑋琳 | 林新沛 | 
| 2025 | 藝企合作還是義氣合作?企業對促進文化發展政策認知、動機與態度研究 | 楊佩琪 | 吳偉寧 | 
| 2025 | 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再利用之回應性政策評估:以兩個澎湖縣個案為例 | 方書晴 | 蔡錦昌 | 
| 2025 | 食物銀行志工心理需求之研究:自我決定理論之觀點 | 林麗美 | 蔡錦昌 | 
| 2025 | 探討臺灣青年對國安法認知與評價 | 周敬傑 | 吳偉寧 | 
| 2025 | 知覺組織公平與情緒勞務對於留任意願之影響─以澎湖縣公立地區醫院醫事人員為例 | 俞凱瀚 | 謝政勳 | 
| 2025 | 探討數位碳標籤對網路購物的說服效果 | 施詠耀 | 張瓊婷 | 
| 2024 | 清潔隊員招募政策演變及其對工作安排與性別平等的影響─以高雄市為例 | 薛宇青 | 彭渰雯 | 
| 2024 | 從基層官僚觀點探討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之資源分配裁量:以高雄市為例 | 翁詠琪 | 蔡錦昌 | 
| 2024 | 非營利組織對環境發展規劃之影響:馬頭山事件政策倡議過程之個案分析 | 徐聖傑 | 蔡錦昌 | 
| 2024 | 公益創投夥伴培力模式之建構─以傳善獎為例 | 張簡卉筑 | 謝政勳 | 
| 2024 | 社區組織經營地方觀光景點之社區治理分析─以澎湖縣為例 | 許茹昀 | 謝政勳 | 
| 2024 |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租借循環杯之因素─以台北市及新北市為例 | 陳儀庭 | 林新沛 | 
| 2024 | 從TCFD建議分析臺灣銀行業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 高韶宇 | 林新沛 | 
| 2024 | 疫情後視訊會議之行為意圖探討─以高雄市學校教職員為例 | 李冠緒 | 吳偉寧 | 
| 2024 | 高雄特色公園共融遊戲場友善兒童環境之探討:服務使用者觀點 | 李宜錦 | 吳偉寧 | 
| 2024 | 公部門中階主管職家衝突之經驗與平衡策略探討:以高雄市政府為例 | 薛淨文 | 彭渰雯 | 
| 2024 | 探索醫病關係中基層醫師之處境:以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為例 | 朱凱莉 | 蔡錦昌 | 
| 2024 | 臺灣推動時間銀行組織之類型、策略與挑戰 | 陳沛儀 | 蔡錦昌 | 
| 2024 | 影響消費者使用環保塗料之因素─以高雄市透天住戶為例 | 林冠廷 | 林新沛 | 
| 2023 | 非營利組織如何在公私協力中平衝政策目標達成與組織自主性?以地方政府食物銀行為例 | 王思文 | 蔡錦昌 | 
| 2023 | 應用夥伴關係策略提升非自願離職者的提早就業意圖之行動研究 | 吳翎綺 | 謝旭昇 | 
| 2023 | 警察取締酒後駕車攔查裁量行為探討 | 李振銘 | 吳偉寧 | 
| 2023 | 以層級分析法探討離島建置失智友善社區之關鍵策略 | 林聖凱 | 謝政勳 | 
| 2023 | 非營利組織新住民女性領導之探討─以嘉義台南地區為例 | 劉佳怡 | 彭渰雯 | 
| 2023 | 主計人員人格特質、角色壓力與內部審核品質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黃珮玲 | 謝政勳 | 
| 2023 | 離島韌性社區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李育叡 | 蔡錦昌 | 
| 2023 | COVID-19疫情下的情緒勞務與公共服務動機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高雄市區公所為例 | 鄭伃芬 | 謝政勳 | 
| 2023 | 新冠疫情下探討民眾減塑行為意圖之影響因素─以澎湖縣為例 | 鄭三啟 | 謝政勳 | 
| 2023 | 臺灣漁會事業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區漁會為例 | 王俊凱 | 游尚儒 | 
| 2023 | 政風人員遭遇之職場無禮及其性別意涵─ 以高雄市政府政風人員為例 | 蔡亞妗 | 彭渰雯 | 
| 2023 | 社區組織運用志工辦理長照工作之研究: 以澎湖縣C級巷弄長照站為例 | 黃瑋婷 | 蔡錦昌 | 
| 2023 | 澎湖地區老人照顧方式之回應性政策評估:多元利害關係人之觀點 | 洪泰山 | 蔡錦昌 | 
| 2023 | 那些因素會影響民眾選擇公車或共享機車?─以高雄市為例 | 曾子芳 | 林新沛 | 
| 2023 | 縣市合併對地方警力配置及規劃的影響─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為例 | 黃旭耀 | 游尚儒 | 
| 2022 | 從地方創生觀點探討七美島遊程規劃之行動研究 | 許志鴻 | 謝政勳 | 
| 2022 | 強制休假制度對公務人員工作壓力與休假制度滿意度之影響─以高雄市政府為例 | 呂悅慈 | 林新沛 | 
| 2022 | COVID-19疫情下基層公務人員情緒勞務與裁量行為之研究:里幹事之觀點 | 蘇航立 | 吳偉寧 | 
| 2022 | 組織變革、組織認同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戶政組織整併為例 | 鄭蕙華 | 謝政勳 | 
| 2022 | 大專校院性平會業務承辦人之工作逆境與韌性 | 劉瑞凡 | 張瓊婷 | 
| 2022 | 以政策行銷觀點探討工業區廠商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之研究─以安平工業區為例 | 邱靖媖 | 游尚儒 | 
| 2022 | 以計畫行為論探討影響屏東縣民眾購買家庭節能電器之心理因素 | 王郁菱 | 林新沛 | 
| 2022 | 應用層級分析法探討高齡者的防災需求─以高雄市鳥松區為例 | 郭懿潔 | 吳偉寧 | 
| 2022 | 青年返鄉創業政策對返鄉創業動機及行為之影響:以屏東縣為例 | 郭子琳 | 謝旭昇 | 
| 2022 | 第一線人員之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以高雄市稅捐稽徵處為例 | 劉怡均 | 張瓊婷 | 
| 2022 | 非營利組織職工面對組織變革之行為意向探討 | 吳 馨 | 謝政勳 | 
| 2022 | 社區型社會企業領導者風格對成員留任意願之影響性探討 | 鄧盈綾 | 謝政勳 | 
| 2022 | 從地方依附和負責任環境行為探討遊客登島願付價格之影響─以澎湖縣七美鄉為例 | 曾鈺婷 | 謝政勳 | 
| 2022 | 非營利組織推廣傳統宗教文化之策略探討:以澎湖武轎文化推廣為例 | 葉志盛 | 蔡錦昌 | 
| 2022 | 從基層角度探討陸軍官校性別平權之推動 | 王馨國 | 彭渰雯 | 
| 2022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對國際機場服務之影響 | 黃偉欣 | 吳偉寧 | 
| 2022 | 非營利組織運用跨部門合作推動無障礙旅遊之探討:以輪椅使用者團體旅遊為例 | 馬羿君 | 蔡錦昌 | 
| 2021 | 永續制度量能:以公共價值建構制度永續性評估指標 | 陳宥睿 | 謝政勳 | 
| 2021 | 環境意識對願付價格之影響─以澄清湖遊客為例 | 吳坤峰 | 郭瑞坤 | 
| 2021 | 遊客再重遊澄清湖風景區之意願研究 | 李若慈 | 張瓊婷 | 
| 2021 | 民眾對以房養老之接受程度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 陳雅純 | 郭瑞坤 | 
| 2021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政府共托育策 :以澎湖縣為例 | 莊品琬 | 蔡錦昌 | 
| 2021 | 水患社區災害韌性系統之研究:以高雄巿鼓山區為例 | 陳柏年 | 吳偉寧 | 
| 2021 | 防災社區分析災社區分析 -以高雄市旗山區個以高雄市旗山區個案為例 | 柯慶忠 | 吳偉寧 | 
| 2021 | 基層員警對男女主管領導風格之認知與態度-基層員警對男女主管領導風格之認知與態度 | 蔡耀賢 | 彭渰雯 | 
| 2021 | 鳳儀書院文化觀光研究 | 葉孟妮 | 張瓊婷 | 
| 2021 | 消費者對塑膠吸管替代措施之接受度與其影響因素 | 盧靜儀 | 林新沛 | 
| 2021 | 新南向政策下國境人流管理策略之研究 | 林意停 | 謝旭昇 | 
| 2021 | 以倡導聯盟架構分析爭議性政策─以大社工業區降編爭議為例 | 王雅苓 | 謝旭昇 | 
| 2021 | 行動支付繳稅服務:高雄市稅捐稽徵處基層稅務人員推廣意圖之影響因素 | 楊甯鈞 | 吳偉寧 | 
| 2021 | 消費者對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之認知、態度及消費意願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謝小琪 | 謝政勳 | 
| 2021 | 養護機構照顧服務員工作經驗之探討:以澎湖縣為例 | 王語莉 | 蔡錦昌 | 
| 2021 | 政府研發補助計畫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以高雄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為例 | 徐明華 | 吳偉寧 | 
| 2021 | 垃圾費隨袋徵收之政策可行性分析:高雄市為例 | 沈詩涵 | 吳偉寧 | 
| 2021 | 澎湖縣衛生所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之研究:政府與民眾觀點比較 | 莊貴姝 | 蔡錦昌 | 
| 2021 |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上班族規律運動行為意向 | 吳珮瑄 | 林新沛 | 
| 2021 | 爭議性政策對於政府內部顧客之中立性影響-以澎湖縣二次博弈公投為例 | 陳寶緞 | 謝政勳 | 
| 2021 | 澎湖地區民眾對基層衛生所功能之認知、需求與重要性探討 | 蔡筠臻 | 謝政勳 | 
| 2021 | 從黑鳶中毒事件到環境友善農業品牌:老鷹紅豆個案之政策倡議過程 | 陳彥伶 | 吳偉寧 | 
| 2021 | 高雄市八一石化氣爆災害受災者求償救助計畫之回應性評估 | 李奕德 | 吳偉寧 | 
| 2021 | 探討「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公私夥伴關係之合作與衝突 | 曾雯雯 | 張瓊婷 | 
| 2021 | 女警養成教育與任務分派的性別建制分析 | 吳欣芸 | 彭渰雯 | 
| 2020 | 主動移居澎湖者之移居因素探討 | 周美嬋 | 張瓊婷 | 
| 2020 | 遊客對澎湖海上平台的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知覺風險與消費行為意向之探討 | 邱梅真 | 郭瑞坤 | 
| 2020 | 學術機構組織變革對主計單位服務品質與滿意度相關性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為例 | 陳韻竹 | 謝政勳 | 
| 2020 |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執行:地方基層政風人員之觀點 | 周美杏 | 蔡錦昌 | 
| 2020 | 業者配合政策使用無紙化作業報關之意圖與因素探討 | 李映葶 | 張瓊婷 | 
| 2020 | 主管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之相關性研究─以法務部調查局為例 | 林家舜 | 謝政勳 | 
| 2020 | 知覺組織支持、工作滿足感與職場偏差行為之關聯探討─以澎湖縣公共車船管理處為例 | 葉舜豪 | 謝政勳 | 
| 2020 | 地方政府育兒資源中心協力治理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 蔡佳紋 | 蔡錦昌 | 
| 2020 | 澎湖縣主計與業務單位人員知覺組織衝突原因及其管理策略之探討 | 許春寶 | 謝政勳 | 
| 2020 | 澎湖縣長照2.0服務對象的期望與選擇行為意向研究 | 鐘素月 | 謝政勳 | 
| 2020 | 低碳社區與非低碳社區居民減碳意圖之比較:以高雄巿鼎泰里和正興里為例 | 黃孟詩 | 張瓊婷 | 
| 2020 | 自行車騎乘者之動機與騎乘環境滿意度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陳慧玲 | 郭瑞坤 | 
| 2019 | 澎湖縣公費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服務期滿後留任意願之研究 | 洪慧君 | 郭瑞坤 | 
| 2019 | 官派區長「行政中立」之弔詭─以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前後為例 | 張惠雯 | 彭渰雯 | 
| 2019 | 影響民眾健康存摺使用意圖之探討 -以科技準備接受模式觀點 | 廖雪莉 | 謝政勳 | 
| 2019 | 電子發票信用卡載具使用影響因素探討 —以高雄市為例 | 吳虹霓 | 謝政勳 | 
| 2019 | 基層員警執行槍械管制政策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 | 曾德琳 | 蔡錦昌 | 
| 2019 | 中高齡公教人員「在宅老化」意願與考量因素之探討 | 張奇美 | 郭瑞坤 | 
| 2018 | 「民眾鄰近環境綠地」對於其「新發糖尿病」相關性 | 陳彥旭 | 吳偉寧 | 
| 2018 | 基層官僚提供「跨縣市土地登記整合」服務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地政事務所為例 | 黃慧雯 | 吳偉寧 | 
| 2018 |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探討-以臺南市為例 | 陳瑞榮 | 謝政勳 | 
| 2018 | 從地方行銷角度探討澎湖縣西嶼鄉觀光發展策略 | 許智富 | 郭瑞坤 | 
| 2018 | 公務人員考績公平認知與自我效能之影響~以澎湖縣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 洪學瑩 | 郭瑞坤 | 
| 2017 | 從步行者觀點探討使用者對「臺南市騎樓暢通計畫」政策認知及滿意度-以北門路為例 | 王怡青 | 郭瑞坤 | 
| 2018 | 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地政事務所辦理跨所土地登記案件」作業對地政士執行業務行為模式改變之探討 | 張鈞喬 | 郭瑞坤 | 
| 2018 | 高雄民間兩岸南南合作之體制建構與治理推進 | 黃玄政 | 汪明生 | 
| 2018 | 澎湖縣各鄉市公所之女性領導經驗探討 | 黃小芬 | 彭渰雯 | 
| 2018 | 民眾對公園耐旱草坪之接受度-以高雄市為例 | 石健平 | 林新沛 | 
| 2018 | 《高雄畫刊》滿意度之研究 | 許玲瑋 | 吳濟華 | 
| 2017 | 影響機車駕駛人交通違規行為的因素探討-以高雄市為例 | 李妍欣 | 汪明生 | 
| 2017 | 兩岸南南合作與跨域治理人才培養-以高雄市為例 | 吳明一 | 汪明生 | 
| 2017 | 臺灣網路族對電子支付接受與普及之跨域治理分析 | 施育仁 | 汪明生 | 
| 2017 | 高雄市居民對社會住宅之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兼論公民參與制度與社會住宅支持度之關聯 | 林益谷 | 吳偉寧 | 
| 2017 | 誰在乎生態交通?影響哈瑪星居民生態交通行為意向之因素 | 凃春杏 | 吳偉寧 | 
| 2017 | 澎湖縣村里幹事執行低收入戶家庭資格審查的角色認知與作為 | 許宗瓦 | 吳偉寧 | 
| 2017 | 台灣離島居民醫療服務滿意度與就醫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鄭美錦 | 郭瑞坤 | 
| 2017 | 政風機構推動廉政作為效能之認知-以澎湖縣政府為例 | 胡文詩 | 吳偉寧 | 
| 2017 | 澎湖冬天遊客之旅遊特性、觀光意象與重遊意願之關聯性分析 | 黃信禹 | 郭瑞坤 | 
| 2016 | 國立中山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 邱青秀 | 郭瑞坤 | 
| 2016 | 整合科技接受模式、信任、行銷策略探討一卡通使用意向之研究 | 周芳聲 | 吳濟華 | 
| 2016 | 以PAM解析2010~2015兩岸基督教之交流與發展 | 葉毓亭 | 汪明生 | 
| 2016 | 紅毛港遷村安置之政策評估-利害關係人之觀點 | 李宥陞 | 彭渰雯 | 
| 2016 | 澎湖漁港安全檢查服務創新對漁民滿意度關聯性探討 | 張維權 | 吳濟華 | 
| 2016 | 國民中小學合併設置人事機構後服務滿意度研究-以高雄市政府所屬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為例 | 潘志勇 | 郭瑞坤 | 
| 2016 | 女性在樣板效應下的生存策略- 以海巡署機動查緝隊為例 | 游志平 | 彭渰雯 | 
| 2016 | 民眾進住老人照護機構意願選擇行為之研究 | 章芳秋 | 吳濟華 | 
| 2016 | 環境景觀知覺與體驗行銷對重遊意願影響關係之研究-以隘門沙灘鄰近遊憩區為例 | 黃湘文 | 吳濟華 | 
| 2015 | 性別政策機制之委員遴選及課責程序研究 | 葉雅文 | 彭渰雯 | 
| 2015 | 外部性影響因子與屬性框架對鄰避設施民眾接受度之影響 | 王欽傳 | 吳濟華 | 
| 2015 | 臺灣農業勞動力移轉-以打工度假為例 | 楊雅貴 | 郭瑞坤 | 
| 2015 |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縣市合併後員工知識分享行為意圖-以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為例 | 王淑怡 | 吳濟華 | 
| 2015 | 候選人形象與勝選因素:以2014年澎湖縣長選舉為例 | 陳韻如 | 郭瑞坤 | 
| 2015 | 澎湖縣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 | 趙怡芳 | 吳濟華 | 
| 2015 | 澎湖縣彈性勞工保護動機與工會參與意願調查分析 | 黃美珠 | 吳濟華 | 
| 2015 | 澎湖縣旅遊安全管理策略之研究-層級分析法的運用 | 王茂奎 | 吳濟華 | 
| 2015 | 車輛課稅制度改革之研究 | 鄭亞京 | 吳濟華 | 
| 2015 | 我國綜合所得稅全面適用稅額試算服務之研究 | 許勝傑 | 吳濟華 | 
| 2014 | 自然人憑證延伸服務功能對民眾使用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 凌正宏 | 吳濟華 | 
| 2014 | 公務機關在檔案應用與推廣策略之研究 | 楊興邦 | 謝政勳 | 
| 2014 | 社會行銷策略與潛在顧客自我效能之關聯-以高雄捷運為例 | 石耀誠 | 吳濟華 | 
| 2014 | 特種行業經營者的角色、網絡及管理策略-以「A傳播公司」為例 | 林昭君 | 彭渰雯 | 
| 2014 | 不動產成交實價登錄制度實施成效之研究—以資訊揭露為核心議題 | 柯光彥 | 彭渰雯 | 
| 2014 | 偏鄉地區新移民女性之社區排除經驗-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例 | 喻佳琪 | 彭渰雯 | 
| 2014 |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與捷運接駁距離暨公共腳踏車租賃站設置地點之探討 | 胡宜萍 | 葉高華 | 
| 2014 | 災後重建社區居民生活調適問題之探討-屏東縣禮納里部落經驗 | 譚佳音 | 郭瑞坤 | 
| 2014 | 內部行銷對里長工作士氣與服務態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里長為例 | 楊孟凡 | 吳濟華 | 
| 2014 | 我國環境教育法施行後公務人員環境教育成效之分析—以高雄市政府為例 | 黃子芸 | 林新沛 | 
| 2014 | 慣行農業轉型之影響因素初探 | 張誌皇 | 彭渰雯 | 
| 2014 | 澎湖縣公務人員對考績制度變革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 | 洪子喬 | 吳濟華 | 
| 2014 | 從企業競爭合作策略觀點探討肅貪機構二元資源成效-以澎湖公部門人員為對象 | 葉仇宿祥 | 吳濟華 | 
| 2014 | 示範區政策下營造高雄成為吸引香港移民之互動治理策略 | 尤華恩 | 汪明生 | 
| 2013 | 高雄市市營公車路線營運績效研究:二階段DEA方法之應用 | 邱岱蔚 | 吳濟華 | 
| 2013 | 『12年國教』下高雄市國中小學生選校策略之互動治理 | 楊明融 | 汪明生 | 
| 2013 | 屏東縣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參加職業訓練意願與影響因素認知之研究 | 黃國維 | 彭渰雯 | 
| 2013 | 防救災組織知識管理與防救災效能間關係之研究─ 以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為例 | 陳技諒 | 關復勇 | 
| 2013 | 科技素養與慣性捷思對刑事警察人員偵查犯罪效能影響之研究 | 林建志 | 吳濟華 | 
| 2013 | 組織轉換型領導、工作價值觀與員工服務態度研究-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為例 | 蘇進春 | 關復勇 | 
| 2013 | 公共設施用地徵收之社會公平性認知-以台南市都市計畫道路徵收者調查為例 | 唐瑞良 | 關復勇 | 
| 2013 | 探討「中都濕地公園」休閒效益與願付價格之關係 | 趙玉娟 | 吳濟華 | 
| 2013 | 高中生選擇就讀社區高中影響因素之分析-以計畫行為理論觀點探討 | 蔡淑寬 | 吳濟華 | 
| 2013 | 高雄市政府高階公務人員對玻璃天花板效應及成因之認知探討 | 廖心宜 | 關復勇 | 
| 2013 | 高雄園區廠商出口競爭力之研究-以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 | 楊慧玲 | 吳濟華 | 
| 2013 | 南台灣民間團體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合作發展策略之研究- 以政治性團體為例 | 王彥霖 | 汪明生 | 
| 2013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人員偵防績效評核之研究 | 蔡春信 | 陳以亨 | 
| 2013 | 高雄地區酒駕治理與預應-以PAM觀點之互動管理研究 | 林詠善 | 汪明生 | 
| 2013 | 澎湖縣公務人力推動政府網站Web 2.0營運之認知分析 | 才綺華 | 汪銘生 | 
| 2013 | 永續發展的美夢?澎湖邁向低碳生活島之判斷與決策分析 | 陳永晉 | 汪銘生 | 
| 2013 | 澎湖縣公務人力對設置博弈產業之判斷與決策分析 | 林素裡 | 汪銘生 | 
| 2013 | 澎湖地區民眾酒後駕車風險認知之研究 | 黃耀煌 | 汪銘生 | 
| 2013 | 國軍在防救災體系之角色定位及應有作為 | 洪正一 | 張乃仁 | 
| 2013 |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體制、認知及條件分析-以南部憲兵某部隊官兵為例 | 陳岱稚 | 汪銘生 | 
| 2012 | 地方特色節慶活動的困境與轉型之探討-以高雄內門宋江陣為例 | 邱琦斌 | 郭瑞坤 | 
| 2012 | 發展低碳城市之照明節能效益分析與策略-以無線電極電磁感應燈為例 | 胡政雄 | 吳濟華 | 
| 2012 |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體制、認知及條件分析-以南部民眾觀點 | 江韋德 | 汪明生 | 
| 2012 | 高雄市民與戶政人員對戶政機關公共價值 認知分析 | 李淑華 | 汪明生 | 
| 2012 | 綠色生活地圖繪製對社區意識之影響 | 王洪珮 | 郭瑞坤 | 
| 2012 | 高雄市小港區居民環境識覺之研究 | 劉春秀 | 吳濟華 | 
| 2012 | 屏東縣地政事務所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改善策略 | 葉俞亨 | 吳濟華 | 
| 2012 | 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對台南市七股區社區自主性的影響 | 黃瑞琳 | 郭瑞坤 | 
| 2012 | 南部地區學者專家對兩岸洽簽和平協議之認知與分析 | 畢善維 | 汪明生 | 
| 2012 | 平潭特區兩岸共同開發體制建構研擬-以兩岸社團合作為例 | 李雅靜 | 汪明生 | 
| 2012 | 廢棄物管理支出與其管制成效之因果關係研究 | 蔡漢棠 | 吳濟華 | 
| 2012 |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體制、認知及條件分析-以海軍某部隊官兵為例 | 余友瑞 | 汪明生 | 
| 2012 | 兩岸社區警政發展之比較研究-以PAM、SDM、VCS分析 | 蔡文正 | 汪明生 | 
| 2012 |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體制、認知及條件分析-以南部地區民意代表為例 | 康家豪 | 汪明生 | 
| 2012 | 兩岸格局下高雄發展的泛綠觀點分析 | 李楊有芬 | 汪明生 | 
| 2011 | 「全民國防」學校教育成效之研究-以高雄市某高中為例 | 游元超 | 吳濟華 | 
| 2011 | 從需求溝通滿意度探討募兵制官兵轉服或續服意願之研究 | 王中天 | 林新沛 | 
| 2011 | 門診醫療服務品質與病患回診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 王金玉 | 吳濟華 | 
| 2011 | 地方依附感與民眾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校園為例 | 柯明潭 | 吳濟華 | 
| 2011 | 公私部門協力營造捷運美麗島會廊學習型空間暨民眾認知態度之調查研究 | 劉彥賢 | 吳濟華 | 
| 2011 | 組織公平認知與執行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地政機關為例 | 謝炅廷 | 吳濟華 | 
| 2011 | 課責性、工作滿意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員工為例 | 邱志恒 | 吳濟華 | 
| 2011 | 政府委辦職訓學員學習動機與職涯發展能力關係之研究 | 石慶豐 | 吳濟華 | 
| 2011 | 澎湖縣鄉村派出所組合警力聯合服勤之跨域分析 | 劉丁齊 | 汪明生 | 
| 2011 | 影響民眾對極端氣候採取防備措施的因素-以強降雨災害為例 | 周育似 | 林新沛 | 
| 2011 | 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預算型態對學校經營管理之影響-以高雄市為例 | 劉素娥 | 吳濟華 | 
| 2011 | 政府運用整合行銷傳播宣導節約用水之效益分析 | 徐雅婷 | 吳濟華 | 
| 2011 | 從公共價值觀點探討地方稅稽徵機關推動維護納稅人權利之內涵與策略 | 黃梅芬 | 汪明生 | 
| 2011 | 派遣勞工之勞動條件對組織承諾之影響 | 羅永新 | 林新沛 | 
| 2011 | 韓非子思想與現代行政機關領導管理之研究 | 吳鴻欽 | 吳濟華 | 
| 2011 | 醫療連鎖體系服務創新沒是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馬光中醫為例 | 郭濰霈 | 吳濟華 | 
| 2011 | 永久屋居民居住品質滿意度與對社區改善需求之研究-以山林區大愛村為例 | 顏雪櫻 | 郭瑞坤 | 
| 2011 | 城市競爭下的機場定位-以高雄國際機場為例 | 楊期屏 | 郭瑞坤 | 
| 2011 | 基督教信仰形成後現代公民社會之研究 | 蔡耀寬 | 汪明生 | 
| 2010 | 資訊科技導入與警察效能間關係之研究 | 陳宇清 | 吳濟華 | 
| 2010 | 社區發展政策預算編列方式之評析 | 陳玉慧 | 郭瑞坤 | 
| 2010 | 南部各級政府事務官「兩岸觀」養成之研究 | 柯世興 | 汪明生 | 
| 2010 | 南臺灣對ECFA簽訂之預應策略研究-IM與PAM分析 | 蔡翹鴻 | 汪明生 | 
| 2010 | 我國鄉鎮市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 吳英磊 | 吳濟華 | 
| 2010 | 地方稅立法權之探討 | 沈逸群 | 吳濟華 | 
| 2010 | 網路涉入消費者購買行為與網路購物詐欺之研究 | 楊廷祥 | 吳濟華 | 
| 2010 | 南台灣MPA教育兩岸合作預應之研究 | 謝素萍 | 汪明生 | 
| 2010 | 高雄市立醫院醫療服務品質與經營績效之研究 | 施偉民 | 吳濟華 | 
| 2010 | 城市節慶品牌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左營萬年季為例 | 陳彥豪 | 吳濟華 | 
| 2010 |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高雄市傳統產業之挑戰與預應 | 許淑芬 | 汪明生 | 
| 2010 | 建構台灣大學生「國防觀與兩岸關」之認知分析 | 林相吉 | 汪明生 | 
| 2010 | 高雄市預算制度改進之研究 | 翁泰源 | 吳濟華 | 
| 2010 | 屏東鄉鎮市合併方案效率之研究 | 郭金滿 | 吳濟華 | 
| 2010 | 鄉村旅遊的發展-以屏東縣為例 | 邱名璋 | 吳濟華 | 
| 2010 | 特殊任務警力角色定位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 | 蔡錦煌 | 吳濟華 | 
| 2010 | 公部門「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公共價值之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 | 吳雅玲 | 汪明生 | 
| 2011 | 高雄市公私協力發展觀光之策略研究 | 李景泰 | 吳濟華 | 
| 2011 | 我國軍救災機制之研究-以八八水災為例 | 莊佳穎 | 吳濟華 | 
| 2009 | 高雄市會展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 | 陳如慧 | 吳濟華 | 
| 2009 | 交通案例與廢棄物清理條例之量刑因素資訊整合實驗-以犯後態度與犯罪所生之損害為例 | 黃國忠 | 汪明生 | 
| 2009 | 以PAM與V.C.S.解析清末曾國藩的治軍籍從政 | 劉再進 | 汪明生 | 
| 2009 | 高雄市發展醫療觀光管理策略之研究 | 王廣福 | 汪明生 | 
| 2009 | 政府勞務採購最有利標作業之研究 | 陳基峰 | 吳濟華 | 
| 2009 | 颱風災害風險判斷與災害防備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為例 | 許天生 | 林新沛 | 
| 2009 | 地方財政自主性提升策略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許水利 | 吳濟華 | 
| 2009 | 家長參與學校特色課程與地方產業發展結合之影響因素探討-以有機米種植為例 | 劉顯榮 | 郭瑞坤 | 
| 2009 | 領導風格關鍵事例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探討-以海軍某指揮部為例 | 黃俊明 | 吳濟華 | 
| 2009 | 澎湖發展觀光博弈產業對經濟及社會影響之分析與預應 | 李有珠 | 汪明生 | 
| 2009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所屬派出所相對效率之比較研究-以三階段DEA方法之應用 | 陳聰敏 | 吳濟華 | 
| 2009 | 「財政收支劃分法」暨「地方制度法」修正對地方政府財政之影響 | 陳小慧 | 吳濟華 | 
| 2009 | 提升健保網路承保申報作業之策略研究-互動管理方法之應用 | 龔慧芳 | 汪明生 | 
| 2009 | PAM之跨域分析-澎湖與大陸「海西區」區域合作下民眾需求與政府政策整合之研究 | 吳振宇 | 汪明生 | 
| 2009 | 治安網絡之守望相助巡守隊與居民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歸仁分局轄區為例 | 陳耀南 | 吳濟華 | 
| 2009 | 澎湖社區警政治理、民眾參與之觀點 | 周順和 | 汪明生 | 
| 2009 | 風險溝通知覺與民眾守法意願間關係之研究-以鳳山市測速照相儀器設置為例 | 黃禮文 | 吳濟華 | 
| 2009 | 動態系統導向之澎湖縣水資源永續發展之研究 | 丘立誠 | 吳濟華 | 
| 2009 | 從PAM架構探討高雄市家庭暴力防治 | 林雅玲 | 汪明生 | 
| 2009 | 澎湖與大陸「海西區」區域合作策略經濟面之分析 | 許文章 | 汪明生 | 
| 2009 | 我國遺產及贈與稅制度改革之研究-以高雄市為調查範圍 | 張 均 | 吳濟華 | 
| 2009 | 印鑑登記雙軌制實施後之民眾滿意度調查及政策分析-以高雄市為例 | 邱耀明 | 吳濟華 | 
| 2009 | 高雄市居民對街道監視器裝設需求與其生活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 梁順容 | 吳濟華 | 
| 2009 | 澎湖地區城市品牌知覺與指標建構之探討 | 陳偉明 | 吳濟華 | 
| 2009 | 社會交換理論應用於政府採購爭議之研究-以海軍為例 | 蘇世霖 | 吳濟華 | 
| 2009 | 「波麗士大人」電視劇置入式行銷與民眾對警察形象認知分析 | 郭家峰 | 郭瑞坤 | 
| 2009 | 澎湖與大陸「海西區」區域合作策略社會面之分析 | 魯惠良 | 汪明生 | 
| 2009 | 服務外包、人力派遣接觸體驗與關係品質基關係之研究-以小客車租賃業為例 | 吳四維 | 吳濟華 | 
| 2008 | 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海軍某後勤單位聘僱人員為例 | 藍意堅 | 吳濟華 | 
| 2008 | 國立大學校院學校行政權與教師專業自主權互動關係研究 | 趙正派 | 吳濟華 | 
| 2008 | 澎湖縣公教人員對我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看法之研究 | 鄭榮龍 | 吳濟華 | 
| 2008 | 民眾參與生態旅遊遊憩之效益評估-以中屯、講美生態園區為例 | 蔡金義 | 吳濟華 | 
| 2008 | PAM之跨域分析-兩岸直航對澎湖經濟面的影響 | 洪敏聰 | 汪明生 | 
| 2008 | PAM之跨域分析-兩岸直航對澎湖政府面的影響 | 李淑聰 | 汪明生 | 
| 2008 |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 | 薛德永 | 郭瑞坤 | 
| 2008 | 澎湖縣政府警察局分駐(派出)所實體服務環境在造用後評估之研究 | 呂朝城 | 郭瑞坤 | 
| 2008 | PAM之跨域分析-兩岸直航對澎湖社會面的影響 | 劉陳昭玲 | 汪明生 | 
| 2008 | 成年男性首次吸毒之心理認知及環境影響危險因子研究-以台灣澎湖監獄毒品受刑人為例 | 王超羣 | 郭瑞坤 | 
| 2008 | 高雄縣市地政事務所登記業務電腦化後之效率分析—以DEA與SFA方法之應用 | 何錦雲 | 吳濟華 | 
| 2008 | 河川跨域治理之競合與困境研究---以高雄縣市跨域治理愛河水系活化為例 | 葉俊麟 | 吳濟華 | 
| 2008 | 漁民對海巡署安全檢查之接觸體驗與口碑反應間關係之研究-以屏東東港漁港為例 | 錢裕國 | 吳濟華 | 
| 2008 | 高雄地區遊艇製造業之全球生產網絡研究 | 張沛文 | 汪明生 | 
| 2008 | 海峽港市合作促進高雄人才發展策略-小學教育之交流與合作 | 林麗芳 | 汪明生 | 
| 2008 | 原住民女性微型創業及持續經營關鍵因素之研究 | 陳海雲 | 吳濟華 | 
| 2008 | 村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執掌功能與衝突管理之研究 | 郭致恆 | 吳濟華 | 
| 2008 | 金門特定區土地開發許可審議制度對傳統聚落公共空間生產的成效研究 | 許世丞 | 郭瑞坤 | 
| 2008 | 社區通學道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以高雄市前金區為例 | 蕭慧媛 | 吳濟華 | 
| 2008 | 海峽港市合作促進高雄人才發展策略-延攬大陸學子就讀高等院校 | 蘇品麗 | 汪明生 | 
| 2008 | 影響台電公司輸電系統服務產出與效率因素之探討-三階段DEA法之應用 | 黃忠義 | 吳濟華 | 
| 2008 | 海峽港市合作促進高雄人才發展策略-延攬大陸專業人員就業探討 | 沈桂美 | 汪明生 | 
| 2008 | 以PAM架構分析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地區落實早療公共政策之研究 | 林美專 | 汪明生 | 
| 2008 | 海峽港市合作促進高雄人才發展策略-高雄市政府支援因應 | 潘政儀 | 汪明生 | 
| 2008 | 屏東加工出口區招商策略之研究 | 呂燕教 | 吳濟華 | 
| 2008 | 高雄加工出口區吸引投資關鍵因素之探討 | 黃棣芬 | 吳濟華 | 
| 2008 | 社會判斷理論於衝突管理之應用-以中油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廠為例 | 潘誠章 | 汪明生 | 
| 2008 | 台灣推展無線寬頻網路建設之經濟效果研究:投入產出模型之應用 | 陳永華 | 吳濟華 | 
| 2008 | 閒置地再利用的改善規劃-澎湖篤行十村轉型眷村文化園區建議研究 | 張全一 | 吳濟華 | 
| 2007 | 澎湖縣鄉土教學資源中心發展定位與轉型策略之研究 | 陳邦泓 | 吳濟華 | 
| 2007 | 國小教師週三進修方案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 | 蘇美仁 | 吳濟華 | 
| 2007 | 運用條件估價法探討遊客對澎湖國家風景區97-100年建設計畫經濟效益評估 | 廖珮柔 | 王文誠 | 
| 2007 | 澎湖縣高中職生對馬公市中央街區依附感之研究 | 侯又榕 | 王文誠 | 
| 2007 | 澎湖縣觀光警政服務品質之研究 | 戴能振 | 郭瑞坤 | 
| 2007 | 探討澎湖縣公私醫院醫療服務品質實證研究-PZB模式之應用 | 蔡依萍 | 吳濟華 | 
| 2007 | 探討高中職生對新生態典範與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之研究 | 盧泰豐 | 王文誠 | 
| 2007 | 澎湖縣醫藥團體參與社區防疫之研究 | 蔡又堂 | 郭瑞坤 | 
| 2007 | 澎湖縣老人照顧服務之研究 | 鄭嘉薇 | 郭瑞坤 | 
| 2007 | 政府採購法最有利標評選制度之檢討研究 | 劉梅滿 | 吳濟華 | 
| 2007 | 台灣地區老人安養護機構生產力之研究-三階段DEA之應用 | 蕭明輝 | 吳濟華 | 
| 2007 | 外籍勞工、配偶移民與海外流移的動態圖像:東南亞至台灣的流動路徑 | 游明珠 | 王文誠 | 
| 2007 | 台電系統偶發事故引起大停電之應變與危機管理改進之研究 | 邱泰川 | 吳濟華 | 
| 2007 | 組織變革對組織成員工作品質與生活幸福感之影響-以陸軍軍官學校為例 | 應爾呈 | 吳濟華 | 
| 2007 | 高雄縣跨國婚姻移民女性就業需求 | 施並佑 | 朱斌妤 | 
| 2007 | 從公共價值觀點探討高雄市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 | 劉進勇 | 汪明生 | 
| 2007 | 廠商進駐地方政府所開發工業區投資因素研究-以岡山本洲工業區為例 | 吳淑慧 | 王文誠 | 
| 2007 | 廠商電子領投標行為研究 | 李傳彬 | 朱斌妤 | 
| 2007 | 從創造公共價探討空軍官校公共事務發展之研究 | 楊肅祺 | 汪明生 | 
| 2007 | 從軍事事務革新看「全面募兵制實施」之研究-以S.J.T社會判斷理論架構分析 | 鄭英豪 | 汪明生 | 
| 2007 | 台灣大學生及家長對「大陸學歷採認政策」之認知研究---公共事務管理觀點 | 孫永正 | 汪明生 | 
| 2007 | 高雄市工業發展策略之研究 | 林進添 | 汪明生 | 
| 2007 | 公園委託經營管理之評估研究 | 葉淑芬 | 郭瑞坤 | 
| 2007 | 社區警政公共價值之研究---以花蓮縣玉里分局為例 | 林再本 | 汪明生 | 
| 2007 | 在地居民參與左營萬年季活動動機、效益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 | 許鳳蘭 | 郭瑞坤 | 
| 2007 | 高雄市訓練就業中心公共價值之研究 | 王吉功 | 汪明生 | 
| 2007 | 現行所得稅優惠與稅制公平性之研究-以最低稅負制為例 | 邱郁文 | 吳濟華 | 
| 2007 |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的效率評估:DEA方法之應用 | 李武龍 | 吳濟華 | 
| 2007 | 品牌形象知覺與延伸產品評價關係-以自來水公司包裝水產業為例 | 陳玉芬 | 吳濟華 | 
| 2006 | 澎湖縣推行社區警政-警勤區經營模式的研究 | 洪永澎 | 吳濟華 | 
| 2006 | 國內機場消防人力委託外包可行性研究 | 陳有貴 | 吳濟華 | 
| 2006 | 地方政府提升財政透明度之研究 | 李伸滿 | 吳濟華 | 
| 2006 |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澎湖縣現職與退休公務人員意見調查 | 許明質 | 郭瑞坤 | 
| 2006 | 澎湖地區台電服務品質區缺口與滿意度之實證研究 | 許清貴 | 汪明生 | 
| 2006 | 澎湖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裁撤後校地再利用之研究 | 莊華州 | 郭瑞坤 | 
| 2006 | 澎湖縣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動機與障礙因素之研究 | 黃順發 | 吳濟華 | 
| 2006 | 信任與距場址距離對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場風險知覺之影響 | 林慧珍 | 林新沛 | 
| 2006 | 民眾參與生態旅遊遊憩效益評估-以潭邊村生態園區為例 | 歐福強 | 吳濟華 | 
| 2006 | 我國鄉、鎮、縣轄市合併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 | 黃淑華 | 郭瑞坤 | 
| 2006 | 以平衡計分卡探討公私托兒所管理策略之個案研究 | 梁秋郁 | 吳濟華 | 
| 2006 | 標竿法應用於公共工程採購績效審計之可行性研究 | 張立宗 | 吳濟華 | 
| 2006 | 高雄市行政透明與廉能策略研究 | 蔡昌德 | 吳濟華 | 
| 2006 | 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績效之探討 | 黃佩玉 | 吳濟華 | 
| 2006 | 地方有線電視台公用頻道參與公共事務之探討 | 宋金燕 | 郭瑞坤 | 
| 2006 | 我國自由貿易港區發展現況及改善策略之研究 | 張天明 | 吳濟華 | 
| 2006 | 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保存活化旅遊之公共價值與策略規劃 | 李瑞圓 | 汪明生 | 
| 2006 | 從PAM架構探高雄市警務機關在職教育訓練變革之研究 | 高克孝 | 汪銘生 | 
| 2006 | 身心障礙者使用交通工具免徵牌照稅政策評估之研究 | 林仲峰 | 吳濟華 | 
| 2006 | 我國移轉訂價制度實施問題之研究 | 邱有相 | 吳濟華 | 
| 2006 | 調查局調查員工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 | 黃建華 | 吳濟華 | 
| 2006 | 高雄市立圖書館閱讀服務品質之研究 | 黃錦綿 | 王文誠 | 
| 2006 | 非營利組織公共價值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高雄仁愛之家為例 | 鄭 真 | 汪明生 | 
| 2006 | 國立博物館經營績效之初探 | 陳汶珍 | 高明瑞 | 
| 2006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替代役男策略管理之研究 | 張偉中 | 汪明生 | 
| 2006 | 茂林地區潛在遊客一項區隔及行銷策略研究 | 范織欽 | 吳濟華 | 
| 2006 | 應用類神經網路探討最適水價之研究 | 顏幸苑 | 吳濟華 | 
| 2006 |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半導體及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因應全氟碳化物減量策略之研究 | 沈俊宏 | 吳濟華 | 
| 2006 | 實施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辦法之問題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 謝文昇 | 吳濟華 | 
| 2005 | 澎湖縣爭取設置觀光特區附設博弈業之公共事務整合架構分析與管理策略 | 何敏華 | 汪明生 | 
| 2005 | 澎湖地區婚姻暴力分析與防治之研究 | 葉天恭 | 吳濟華 | 
| 2005 | 澎湖縣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校學習之探討 | 陳清花 | 鄭博文 | 
| 2005 | 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措施相關之研究 | 吳金鳳 | 鄭博文 | 
| 2005 | 公務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執行評估-以澎湖縣政府為例 | 吳泰平 | 吳濟華 | 
| 2005 | CAS台灣好米消費者偏好與推廣策略 | 孫清義 | 林新沛 | 
| 2005 | 澎湖縣公務員廉政倫理行為決策因素之研究 | 莊英敏 | 汪明生 | 
| 2005 | 澎湖縣國小教師參與自然生態保育行為之研究 | 許玉真 | 鄭博文 | 
| 2005 | 自助旅行者的目的地選擇行為之研究-以澎湖為例 | 莊光輝 | 吳濟華 | 
| 2005 | 我國司法機關政風人員角色扮演與肅貪執行成效研究 | 洪武博 | 鄭博文 | 
| 2005 | 從公共價值觀點探究高雄市公民社會意識形成中報紙媒體之角色與功能 | 任啟桂 | 汪明生 | 
| 2005 | 國防用地被占與排除之研究-以陸軍官校為例 | 劉思章 | 郭瑞坤 | 
| 2005 | 國道收費站設置之執行績效評估 | 鄭明輝 | 吳濟華 | 
| 2005 | 客戶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 | 黃麗櫻 | 朱斌妤 | 
| 2005 | 從公共價值觀點解構金門水資源發展策略 | 張忠民 | 汪明生 | 
| 2005 |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AHP方法之應用 | 徐明德 | 吳濟華 | 
| 2005 | 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會意識關聯性之研究 | 陳香利 | 郭瑞坤 | 
| 2005 | 高高屏三縣市消防局之災害搶救能力綜合評估研究 | 謝水龍 | 吳濟華 | 
| 2005 | 內部顧客導向之高雄市長電子信箱改進策略研究 | 于榮握 | 朱斌妤 | 
| 2005 | 永續運輸時代「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之評估模式探討 | 吳瑞安 | 郭瑞坤 | 
| 2005 | 我國對大陸船員安置相關管理制度與策略之研究 | 鄭鎮國 | 吳濟華 | 
| 2005 | 社區通學道之使用效益評估 | 袁國花 | 郭瑞坤 | 
| 2005 | 中油高科技石化園區轉型及民眾參與之研究 | 蔡進益 | 吳濟華 | 
| 2005 | 民眾參與地方行銷之研究-以墾丁風鈴季為例 | 林燕明 | 吳濟華 | 
| 2005 | 從公共價值觀點論如何提升司法警察在犯罪偵查之功能 | 沈慶華 | 鄭博文 | 
| 2005 | 高雄市警察機關公共價值之研究 | 王振賢 | 汪明生 | 
| 2005 | 國立高中職學校游泳池委外整建及營運招商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 | 陳財福 | 吳濟華 | 
| 2005 | 屏東縣永續發展實施策略之研究 | 王進士 | 吳濟華 | 
| 2005 | 海軍基層軍官行為困擾、求助態度與輔導需求之研究 | 林武文 | 鄭博文 | 
| 2005 | 以策略三角對偏遠離島公部門推動醫療專業之分析 | 李錫鑫 | 汪明生 | 
| 2004 | 電子化政府下跨機關資訊流通共享之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高屏分局為例 | 黃愫文 | 朱斌妤 | 
| 2004 | 中共國際軍事交流對台安全之衝擊-就軍事角度衡量 | 耿濟川 | 汪明生 | 
| 2004 | 策略管理在縣市警察機關之應用-以澎湖縣警察局為例 | 許文光 | 鄭博文 | 
| 2004 | 社會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 | 王哲祥 | 汪明生 | 
| 2004 | 高雄市緊急救護服務接觸體驗與口碑反應 | 黃麗惠 | 關復勇 | 
| 2004 | 從民眾關係管理看市長電子信箱滿意度調查 | 莊孟杰 | 朱斌妤 | 
| 2004 | 從政府再造探討主計功能之提昇 | 顏秀雪 | 韋伯韜 | 
| 2004 | 美國波特蘭市社區警政對高雄市借鏡之研究 | 葉義燈 | 鄭博文 | 
| 2004 | 澎湖離島海水消防栓救災系統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 | 黃怡凱 | 鄭博文 | 
| 2004 | 台灣電力市場自由化與民營化之研究 | 鐘順男 | 吳濟華 | 
| 2004 | 大高雄地區高級淨水處李改善水質策略之經濟評估 | 謝壎熿 | 吳濟華 | 
| 2004 | 高雄市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 | 林坤宏 | 汪明生 | 
| 2004 | 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探討 | 王瀞玉 | 鄭博文 | 
| 2004 | 我國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從經濟面向分析探討 | 蔡鴻池 | 吳濟華 | 
| 2004 | 高雄鳳山水庫發展觀光遊憩價值重塑之研究 | 林麗琴 | 吳濟華 | 
| 2004 | 台灣菸酒公司高雄營業處以內外顧客滿意度探討顧客關係管理之研究 | 李文忠 | 高明瑞 | 
| 2004 | 航空貨運倉儲業價值行銷鏈與競爭優勢之建構分析-以華儲公司為例 | 孫翼中 | 關復勇 | 
| 2004 | 我國災害防救體系之研究-以地方政府核子事故緊急應變為例 | 張建興 | 鄭博文 | 
| 2004 | 航空噪音防制及回饋制度合理性之研究-以澎湖馬公機場為例 | 蕭登科 | 吳濟華 | 
| 2004 | 政府部門實施資訊共享策略評估-以高雄市市有土地管理為例 | 李律瑩 | 朱斌妤 | 
| 2004 | 原住民自治制度之形成要因及其願景形塑 | 馬賴‧古麥 | 關復勇 | 
| 2004 | 對台灣稅務機關推動ISO-9002政策之實證研究-以V.C.S.策略管理架構、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與判斷分析架構 | 黃乃蓮 | 汪明生 | 
| 2004 | 北、高市府主計機關知識管理應用之研究 | 陳少娟 | 朱斌妤 | 
| 2004 | 高雄市自來水服務品質提升之研究 | 王金寶 | 吳濟華 | 
| 2004 | 現行信託課稅制度實施之評估 | 劉德慶 | 吳濟華 | 
| 2004 | 澎湖地區觀光旅館業投資影響因素之研究 | 薛宏營 | 王文誠 | 
| 2004 | 屏東縣基層農會服務供應鏈與公共價值建立之研究 | 吳榮源 | 汪明生 | 
| 2004 | 高雄市推動專業者參與社區環境規劃之實證研究-以社區遊廊規劃成果為例 | 熊從傑 | 郭瑞坤 | 
| 2004 | 電子商務交易之租稅管理策略 | 陳美貴 | 吳濟華 | 
| 2004 | 金門成為兩岸文教中繼站之研究~V.C.S.策略管理與公共事務管理架構 | 許能麗 | 汪明生 | 
| 2003 | 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網絡分析 | 張輝山 | 李清潭 | 
| 2003 | 高雄市戶政機關組織文化之研究 | 劉芳姿 | 汪明生 | 
| 2003 | 由公部門之管理觀點探討高雄市公有傳統市場導入VCS策略管理之研究 | 呂德育 | 汪明生 | 
| 2003 | 社區報紙的社區公共事務功能-以美濃菸農自救為實例的研究 | 許瑞弘 | 郭瑞坤 | 
| 2003 | 公私房地產從業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 | 蔡清育 | 鄭博文 | 
| 2003 | 中華電信工會產業民主實踐之研究 | 張緒中 | 李清潭 | 
| 2003 | 台南科技工業區再發展與轉型之研究 | 蔡長山 | 吳濟華 | 
| 2003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導入ISO品質管理系統之實證研究 | 陳烱銜 | 汪明生 | 
| 2003 | 都市公有土地推動BOT開發之策略研究,以台南市體三用地為例 | 黃思文 | 吳濟華 | 
| 2003 | 兩岸現況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促進港埠營運策略之探討 | 蔡丁義 | 汪明生 | 
| 2003 | 民眾對戶政業務服務品質認知差異與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 黃燈清 | 汪明生 | 
| 2003 | 新崛江商店街消費行為與管理策略之研究 | 蔡淑貞 | 吳濟華 | 
| 2003 | 高雄市立圖書館公共價值與策略規劃研究 | 陳英梅 | 汪明生 | 
| 2003 | 死刑對重大暴力犯罪嚇阻功能之研究 | 黃沄清 | 林新沛 | 
| 2003 | 海洋保護區劃設之衝突管理與公私夥伴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青灣內灣海域為例 | 劉淑玲 | 郭瑞坤 | 
| 2003 | 我國實施標準地估價制度之可行性研究 | 張寵文 | 鄭博文 | 
| 2003 | 兩岸現況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探討海關關務現代化 | 呂添資 | 汪明生 | 
| 2003 | 從審計功能觀點對村里活動中心經營管理之探討-以台南市為例 | 梁百煜 | 郭瑞坤 | 
| 2003 | 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 住宅產業方面 | 龔天發 | 汪明生 | 
| 2003 | 兩岸現況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發展高雄自由貿易港區 | 陳錫霖 | 汪明生 | 
| 2003 | 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觀光旅遊方面 | 李石舜 | 汪明生 | 
| 2003 | 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開發方面 | 楊正元 | 汪明生 | 
| 2003 | 資料包絡分析法應用在臺灣地區營造業營運效率評估之研究 | 黃元璋 | 吳濟華 | 
| 2003 | 從消費者權益保護觀點對生前契約之研究 | 孫鎮寰 | 郭瑞坤 | 
| 2003 | 高雄市一般廢棄物委外清運政策評估 | 陳燦鎔 | 朱斌妤 | 
| 2003 | 恆春郵局公共價值與策略管理之研究—以國內包裹與快捷郵件為例 | 陳榮吉 | 汪明生 | 
| 2003 | 機動保安警察替代役男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 | 陳順風 | 汪明生 | 
| 2003 | 澎湖地區墓地規劃與管理策略之研究 | 盧春田 | 吳濟華 | 
| 2003 | 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兩岸經貿交流衍生犯罪問題之防治 | 顏明忠 | 汪明生 | 
| 2003 | 兩岸現況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探討傳統海運業之轉型 | 黃如圩 | 汪明生 | 
| 2002 | 標竿學習法應用於地方政府之個案探 | 張長桂 | 朱斌妤 | 
| 2002 | 公務人員在職進修動機取向及其經濟效益之研究-以南部區域縣市政府為例 | 許瑛峰 | 吳濟華 | 
| 2002 | 從民眾的看法探討鄰避設施回饋金運用之問題-以高雄市小港、前鎮區為例 | 陳秀鳳 | 郭瑞坤 | 
| 2002 | 影響我國旅遊糾紛暨有效申訴處李因素之探討 | 張錫聰 | 翁興利 | 
| 2002 | 鄉鎮市層級地方政府財政努力行為意向之研究-以高雄縣27鄉鎮市為例 | 黃文癸 | 郭瑞坤 | 
| 2002 | 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 | 駱焜祺 | 郭瑞坤 | 
| 2002 | 經濟性與管制性資源回收政策比較 | 楊漢宗 | 朱斌妤 | 
| 2002 | 我國廢棄物清理法有關事業廢棄物管理機制與實務案例之檢討 | 陳惠菊 | 高明瑞 | 
| 2002 | 高雄市尋職者結構與尋職意向之研究 | 陳俊復 | 吳濟華 | 
| 2002 | 兩稅合一制度實施後之執行效果研究 | 趙淑惠 | 吳濟華 | 
| 2002 | 高雄市都市行銷的實踐與展望 | 但昭強 | 汪銘生 | 
| 2002 | 公立博物館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員工態度之研究 | 吳佩修 | 朱斌妤 | 
| 2002 | 地方政府資訊業務委外策略研擬 | 李慈光 | 朱斌妤 | 
| 2002 | 中小企業台商赴大陸投資之課題與政策分析-以深圳、上海地區台商為調查對象 | 王啟光 | 吳濟華 | 
| 2002 | 分立政府下行政部門運作模式之探討:以高雄市政府為例(1998-2001) | 陳雲龍 | 廖達琪 | 
| 2002 | 高雄市實施社區警政策略與犯罪偵防績效之研究 | 田洪明 | 汪銘生 | 
| 2002 | 綜合所得稅申報改採承認制可行性研究 | 王建得 | 吳濟華 | 
| 2002 | 婦女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影響因素之分析 | 林淑娟 | 朱斌妤 | 
| 2002 | 統籌分配稅制度改進之研究:基於促進財政努力之觀點 | 余守章 | 吳濟華 | 
| 2002 | 南台灣進入WTO後農園特產品-熱帶水果經營轉型因應策略實證分析-以高雄縣為例 | 蔡廷槐 | 汪銘生 | 
| 2002 |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貿易便捷化策略之研究-以海關為例 | 黃宋龍 | 汪銘生 | 
| 2002 | 學者專家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風險知覺之研究 | 黃禎財 | 汪銘生 | 
| 2002 | 郵件處理自動化管理策略之研究 | 林鉛平 | 翁興利 | 
| 2002 | 眷村居民居住品質滿意度與對社區改建需求之研究-以高雄市明建新村為例 | 陳清江 | 郭瑞坤 | 
| 2002 | 虛擬政府的服務品質探討 | 謝玉粟 | 朱斌妤 | 
| 2002 | 國民小學教職員工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屏東市國民小學為例 | 張立科 | 郭瑞坤 | 
| 2002 | 土地整體開發方式評選-多屬性決策方法之應用 | 陳登輝 | 翁興利 | 
| 2002 | 影響地政資訊擴散因素的研究 | 林崇賢 | 翁興利 | 
| 2002 | 振興地方策略形成之利害關係人研究-澎湖設置觀光賭場爭議之個案分析 | 廖英賢 | 郭瑞坤 | 
| 2001 | 社會利用於治安維護之研究-以高雄市社區警政為例 | 黃富生 | 郭瑞坤 | 
| 2001 | 台灣新聞報區域性經營發展與民營化課題之探討 | 楊義雄 | 吳濟華 | 
| 2001 | 高雄市飲用水市場管理策略之研究 | 楊水源 | 吳濟華 | 
| 2001 | 加工出口區電子業發展全球運籌管理之策略研究 | 洪瑞國 | 吳濟華 | 
| 2001 | 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之管理策略分析-以屏東平原為例 | 蘇嘉全 | 吳濟華 | 
| 2001 | 警佐警察人員晉升警正官等訓練成效之研究 | 邱永森 | 翁興利 | 
| 2001 | 從稽查管制機制探討高雄都會區事業廢棄物管理策略 | 梁清秩 | 高明瑞 | 
| 2001 | 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 陳世志 | 吳濟華 | 
| 2001 | 中國大陸環渤海地區都市行銷策略之探討-以大連市為例 | 諸葛俊 | 汪銘生 | 
| 2001 | 我國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規劃之探討 | 張簡博文 | 翁興利 | 
| 2001 | 電子化政府下國稅稽徵人員資訊科技接受行為模式之研究 | 陳淑鳳 | 朱斌妤 | 
| 2001 | 地方政府回應利益團體議題之運作機制 | 盧正義 | 汪銘生 | 
| 2001 | 水權下放後地方政府之水權分配與管理策略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 陳景清 | 吳濟華 | 
| 2001 | 公務機關實施財務(物)內部控制之控制-已經濟部水利處河川局為例 | 蔡福建 | 林新沛 | 
| 2001 | 柴山開發保育公眾參與決策鐘專業角色與觀點之研究 | 王永衫 | 汪銘生 | 
| 2001 | 植基於勞動人權與勞動競爭力之台灣外勞政策 | 陳 菊 | 吳濟華 | 
| 2001 | 創意城市支撐構面評價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 | 林兆群 | 郭瑞坤 | 
| 2001 | 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 林暉月 | 郭瑞坤 | 
| 2001 | 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土地徵收課題之研究 | 李茂雄 | 郭瑞坤 | 
| 2001 | 高雄市家戶垃圾清除處理費徵收方式改進之研究 | 劉嘉男 | 高明瑞 | 
| 2001 | NGT在公眾參與之應用-以柴山土地議題為例 | 陳耀明 | 汪銘生 | 
| 2001 | 中高齡者職業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 | 戴淑媛 | 張玉山 | 
| 2001 | 建構檢察官不起訴處分外部審查機制最適方案評選之研究 | 周誠南 | 汪銘生 | 
| 2001 | 柴山開發保育公眾參與決策中民間團體角色與觀點之研究 | 林國泉 | 汪銘生 | 
| 2001 | 我國漁船船員培訓制度改進策略之研究 | 孫志鵬 | 胡念祖 | 
| 2001 | 休閒度假型旅客對台東航空站服務需求之研究 | 洪義雄 | 郭瑞坤 | 
| 2001 | 社區居民之意願與產業文化活動認同感關係之研究-以白河蓮花節為例 | 吳秋田 | 郭瑞坤 | 
| 2001 | 航空站餐飲服務品質旅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國際航空站為例 | 楊茂林 | 高明瑞 | 
| 2001 | 菸酒公賣局流通事業群部分業務委託民間經營之研究-以運輸業務為例 | 陳德根 | 張玉山 | 
| 2001 | 企業經理人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之研究-以高雄市企業永續經營協會為例 | 盧義光 | 高明瑞 |